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

項羽的生平-marcus

家世出身

項羽是項燕的孫子,楚國的貴族。項羽家族乃楚宗室,項氏來源於楚國王室羋姓,後被封於項地,所以以地為氏。[來源請求]

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將領,在秦滅楚的戰爭中陣亡,其祖先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。項羽本人據載是重瞳,[1]即雙眼各有兩個相疊瞳孔,是中國傳統上認為的聖人異相,之前重瞳者,有傳說帝王舜與春秋五霸的晉文公。

項羽身長八尺有餘(《漢書》中記載為八尺二寸),力能扛鼎,才氣過人。

少有大志
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說項羽「少時,學書不成,去,學劍,又不成。」其叔父項梁因此不滿他,羽說:「書足以記名姓而已。劍一人敵,不足學,學萬人敵。」於是項梁不教他讀書與劍術,改教他兵法,但項羽略知大意以後,便不肯全部學完。

後來項梁因故殺人,躲避仇家,連同項羽逃亡到吳(今江蘇南部)定居。秦始皇巡遊會稽吳中(郡治在今江蘇蘇州)時,項羽跟項梁一起旁觀皇帝出巡,羽說「彼可取而代之」,嚇得項梁急掩其口,從此對項羽另眼相看。

起兵反秦

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七月,陳勝吳廣起兵反秦,到了九月,會稽守殷通打算反秦,找項梁商議,但項梁和項羽殺了殷通。史書記載當時項羽在殷通府中殺了數十到一百人左右。項梁在吳縣(今蘇州)自行舉兵反秦,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。項梁自任為會稽守,項羽則任裨將。

後來項梁率領八千烏程兵(即是那八千江東子弟兵)渡過長江,得到一些反秦軍隊的歸附,兵力增至六、七萬人,進駐下邳。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,在民間找到楚懷王嫡孫熊心,立他為楚王,仍號「楚懷王」,以爭取楚地民心。

鉅鹿之戰



項梁後來在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殺死,章邯其後率軍攻趙國,大敗趙軍,趙王趙歇退至鉅鹿(又名巨鹿)。楚懷王自定陶敗後遷都至彭城,任命宋義為上將軍,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,並封項羽為長安侯,魯為采地,故項羽又稱魯公。項羽敗亡後,魯地仍然為項羽守,不降漢,至見項羽人頭,且劉邦滿足魯人的要求後方降。懷王與諸將約定,「先入關中者」封王。[1]

宋義軍到達安陽後停止前進,在當地停留了四十六日。項羽建議進兵,但宋義不接納,項羽便殺了宋義,楚軍諸將不敢反抗項羽,擁立羽為假上將軍。項羽派人稟報楚懷王,懷王便任命項羽為上將軍。前207年,項羽進兵鉅鹿,先遣英布、蒲將軍兩將率二萬人渡河擊秦軍,項羽隨後率其餘楚軍渡河,命令部下在渡河後砸碎鍋子與鑿沈船隻,意謂不得勝就沒退路,只有死,後世稱之為「破釜沉舟」,意謂決一死戰的意思。最後項羽九戰九勝,據司馬遷《史記》記述,楚軍無不以一敵十,大破秦軍三十萬。當時帶領援兵的諸侯僅作觀戰(即成語「作壁上觀」),項羽轅門召見時,諸侯全部嚇得跪行,無一敢抬頭看項羽(膝行而前,莫敢仰視)。項羽成為「諸侯上將軍」,為各路諸侯軍隊的統帥。

秦將軍章邯其後率所部向項羽投降,項羽擔心降兵可能生變,於是命楚軍在一夜間在新安城南坑殺掉秦降兵二十餘萬人,但卻沒有殺死仇人章邯、秦長史司馬欣和都尉董翳,打算以章邯等人來治軍於秦朝的舊帝都。

進入關中

項羽繼續向關中進軍,但沛公劉邦已經搶先了一步佔領秦都咸陽,劉邦的部下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向項羽說「沛公欲王關中,使子嬰為相,珍寶盡有之。」項羽大怒。當時項羽統率四十萬軍隊,而劉邦只得十萬人。[1]范增遊說項羽鏟除劉邦,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,但席間沒有殺他,劉邦平安地離去,後世稱此宴為「鴻門宴」。前206年,項羽進入咸陽後,殺秦降王子嬰,焚燒秦宮(不是阿房宮),大火維持三個月,他經過的地方「無不殘破」,關中人民對他大為失望。 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記載了項羽對平民與降卒的六次大屠殺,全部都是戰勝之後駭人聽聞的屠城與殺降:第一次襄城屠城,坑殺全城平民;第二次城陽大屠殺,殺光了此前輔助秦軍抵抗的全城平民;第三次新安大屠殺,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;第四次咸陽大屠殺,殺戮關中平民無計,大燒大殺大劫掠大掘墓;第五次破齊大屠殺,坑殺田榮降卒數目不詳,大劫掠大燒殺,逼反復辟後的齊國; 種種大規模暴行之外,項羽又恢復了戰國大煮活人的烹殺,後來又有殺楚懷王、殺秦王子嬰並嬴氏皇族、大掘秦始皇陵等暴行。項羽頻頻大規模施暴,使大屠殺的酷烈惡風在秦末之亂中驟然暴長。

自立為王

這時韓生勸說項羽留駐關中,可成就霸業,兩人的對話引出了一些後世常用的成語。

錦衣夜行

項羽沒有留在關中的打算,他說:「富貴不歸故鄉,如衣繡夜行,誰知之者。」此為成語衣錦還鄉和錦衣夜行的由來。

沐猴而冠

韓生因為項羽不留關中,批評項羽:「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」項羽聽說後烹殺了他。[1]

之後,項羽尊懷王為楚義帝,仗着滅秦功高,另行分封天下。項羽自立為「西楚霸王」,統治梁楚九郡,定都彭城。他把原來六國的土地封給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軍將領,而原有的魏王豹、趙王歇、燕王韓廣、齊王田市則被徙封到偏遠地方;又違背與懷王之約,把原本應為劉邦所有的關中,封給章邯、司馬欣、董翳三位秦朝降將,將劉邦封到漢中當漢王。這些不當的分封措施,使得一些人對項羽不服,埋下了日後項羽多面受敵,因而失敗的種子。

不久項羽把義帝徙至長沙郴縣,暗中命人在半途殺死他。同年田榮起兵自立為齊王,又派兵支援陳餘擊敗常山王張耳,陳餘復立代王趙歇為趙王。

楚漢戰爭


前206年,漢王劉邦出兵佔領關中,項羽因為正在討伐田榮,沒有全力攻擊劉邦。前205年,漢軍趁此機會聯合五國諸侯軍隊共五十六萬人攻楚,佔領彭城,項羽聞訊自齊地率三萬精兵回救,在彭城之戰大敗漢軍,漢軍損失士兵二十餘萬人,睢水中的屍體甚至堵住了江流,劉邦被楚將丁公放走,僥倖逃脫。

項羽率兵向西追擊,漢軍堅守滎陽,令楚軍無法再向西前進。前204年,滎陽危急,漢將紀信扮成劉邦出城投降,劉邦趁機西逃,項羽知道中計後大怒,燒死紀信,楚軍不久攻佔滎陽。

項羽百戰百勝,所向披靡,但這些僅算作戰術上的勝利。在戰略上,劉邦採納袁公的建議,採取正確的戰略,成功以自己吸引楚兵主力,派出將領不斷的騷擾楚軍後方,實行了「疲楚」之計。同時派韓信別領一支漢軍掃平項羽西楚的周邊列國,分化拉籠項羽陣營的九江王英布等,完成了對西楚的戰略包圍。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,故項羽雖百戰百勝,但是卻越打越艱難,形勢越來不利。

前203年,楚漢議和,平分天下,以鴻溝為界,西歸漢,東歸楚。項羽率軍東歸。但是此時楚都彭城已為漢軍佔領,項羽只好往東南撤退。後劉邦接受張良、陳平建議,背約出兵攻楚。劉邦約定韓信及彭越合擊項羽,可是二人卻按兵不動,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得大敗。劉邦一方面固守,另一方面以事成後裂土封王利誘韓信及彭越出兵,終於使他們帶兵會合劉邦。

項羽敗亡,身死東城。然唯有魯地明知項羽已死,但效忠於項羽,不肯投降。劉邦圍城,但嘉其乃為禮儀守節之地,放棄攻城計劃,以和平解決魯地。劉邦向魯人出示項羽人頭,並且答應以禮安葬項羽,魯地方降漢。魯人投降,劉邦即以魯公之禮葬項羽於魯之谷城,並親臨其喪。

烏江自刎

 垓下歌  
力拔山兮氣蓋世
時不利兮騅不逝 
騅不逝兮可奈何 
虞兮虞兮奈若何 


前202年初,漢軍三方共四十萬在垓下包圍了糧食不足的項羽軍隊,並讓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,讓項羽軍誤以為他們的家鄉已經被漢軍掌握。這「四面楚歌」心理戰術,使項羽的軍隊軍心渙散。項羽和他寵幸的虞姬在此際唱出了著名的《垓下歌》後,項羽率精銳騎兵決定突圍。

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,漢軍以灌嬰帶五千騎兵緊追不捨。渡過淮水以後,項羽的騎兵只剩下百多人。項羽在陰陵迷路,向路邊的農夫問路,農夫謊報路徑,使項羽軍迷失在大澤當中。

項羽到達東城時只剩28騎,被漢軍騎兵追至。項羽思量自己不能脫身,於是對部下表示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,並非是自己作戰不力的責任,然後帶領自己的騎兵突擊,殺死了漢軍的一個將領,漢軍的騎將「人馬俱驚,辟易數里」。由於項羽把騎兵分成三隊,漢軍不知道項羽真正的位置,只能分散軍隊包圍。項羽又突然衝下去,殺死了漢軍的一個都尉,殺傷近百人,自己的二十八人只損失兩個,以此作為自己強悍戰鬥力的證明。

項羽退至烏江,烏江亭長預備了船給他渡江,但項羽說他以前帶領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,如今竟無一人可以回來,沒有面目見江東父老,所以不肯渡江。項羽命令士兵全部下馬步戰,最後楚軍全部戰死,項羽獨自力戰漢軍,殺數百人,但也受了幾十處傷。這時他看到老朋友呂馬童,便說「聽說劉邦用千金的價格、萬戶侯的地位懸賞我的人頭,我就做個人情給你吧」,然後自刎而死。項羽的屍體為呂馬童、副將王翳等五人所得,他們各自得到獎賞。項羽死後,西楚其餘地方皆向漢投降,因項羽封魯公,故魯地遲遲不肯投降,直到漢軍出示了項羽首級之後才肯投降。

之後,漢王劉邦在穀城(今山東省濟南平陰縣)以魯公禮安葬項羽,並親為發哀,哭之而去。

資料來源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A0%85%E7%BE%BD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